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

时间:2025-07-05 15:02:2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集锦1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集锦15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1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谈话、游戏让幼儿巩固方案的内容。知道绿色食品、朋友、好习惯、运动组成了健康的身体。

2、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成功感。

二、 活动准备

套套娃一个,纸条(上面分别写有习惯、朋友、绿色食品、运动、健康身体)

三、 活动过程

1、 出示套套娃,请幼儿寻宝,引起幼儿闯关兴趣。

师:在套套娃的身体里藏有一个宝藏,你们想拥有吗?

2、 通过闯关,让幼儿巩固方案健康身体的组成

(1)第一关:习惯

师:你们有习惯吗?习惯有两种你们知道是那两种?哪些是坏习惯?好习惯有哪些?

你们喜欢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大家一起用坐得好的习惯打开套套娃)

(2)第二关:朋友?

师:你们有朋友吗?跟朋友见面你们会怎么样做?你是怎么样交到朋友的?如果和朋友吵架你会怎么做?(和朋友互相拥抱,用朋友的力量打开套套娃)

(3)第三关:绿色食品

师:什么样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有哪些?你们喜欢绿色食品吗?为什么?(请幼儿用身体摆出一种喜欢吃的水果来,用绿色食品的力量打开套套娃)

(4)第四关:运动

师:你们喜欢运动吗?平时都有运动吗?都在哪里做些什么运动?做运动对身体有哪些好处?(请小朋友做一种运动的动作,用运动的力量打开套套娃)

3、 找出宝藏,知道宝藏的秘密就是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

师:原来宝藏的秘密就是健康的身体,我们怎么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4、 结束

师:我们得到了宝藏,要懂得与别人分享,现在我们就出去跟你们的好朋友说说,让他们也拥有健康的身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2培养小朋友的动手操作兴趣和思考能力。

重点难点:

几何体的动态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规格的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活动过程:

1.各种几何体混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围坐在周围,做盖高楼活动。引导小朋友尝试用各种几何体盖高楼。

2.讨论:哪些几何体能够叠放盖高楼?哪些几何体不能叠放?为什么?

3.找出能够叠放盖高楼的几何体。

4.请小朋友自由探索尝试:什么样的几何体盖的高楼站着最稳?什么样的几何体叠得高?

5.讨论总结找出盖高楼站得稳的几何体,请小朋友盖一座高楼。

活动延伸:

在建构活动中鼓励小朋友利用几何体搭盖高楼。

  评量:

能够找出能叠放和不能叠放的几何体,并能说出原因

  活动结束

探索性地操作和学习活动.有利于小朋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3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或7个物品,说出总数。

2、感知数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认读数字6、7.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字有好奇心。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黑白灰串珠”。

2、学具准备:“数字客片”。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开火车。随音乐节奏开火车,节奏快,火车就开得快,节奏慢,火车就开得慢。游戏结束时,让幼儿猜谜:说它是花没人栽,六个花瓣空中开。

北风送它下地来,地上、树上一片白。(雪花)

2、集体活动。

(1) 学习6的形成。

教师请幼儿拿出“黑白灰串珠”,先拿出黑色串珠,请幼儿点数,一共有5颗。再拿出6的串珠,让幼儿换茬这串串珠与5的串珠有什么不同。(多了一颗白色粒珠。)数一数,这一串串珠有几颗。

小结:5添上1就是6,6比5多一,5比6少1.

(2) 幼儿自己操作探索7的形成。

幼儿拿出7的黑白灰串珠,数一数有多少粒,再与6的串珠比一比,得出6添上1就是7,7比6多1,了解7的形成。

(3) 认读数字6、7.

教师:“6个猴子,6个桃子可以用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6“来表示,6像哨子,有一个大大的肚皮,长长的脖子;7只小兔、7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宝宝”7“来表示、7像爷爷的拐杖。”

3、操作活动

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9——10的活动。

活动延伸

体育游戏“变变变”,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数字迅速组成一组,组成各种造型。如6个人组成花朵,7人组成葫芦娃造型等。

活动提示:

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逐步抽象出数概念,使幼儿初步体会到一个数可以代表相同数量的任何物体的个数。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3册第17—20的活动。

2、利用挂历、钟表等有数字的物品让孩子认读数字6、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学习正逆排序并说出序号。

2.体会量与序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l~5的数字卡片。

2.适于幼儿按大小排序的物体。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排队编号

1.请幼儿从矮到高排队编号。

要求:

每组幼儿从矮到高排队后,报数编号,每人按编号领取相应的数字卡片。

2.幼儿说一说:

自己这队小朋友是怎么排的队?自己排在第几?其他人排在第几?

3.从高到矮排队编号,方法同上。

4.提问:

两次排队有什么不同?你都排在第几个?为什么?

如:东东从矮到高排,排第1,从高到矮排,排第5。

5.讨论:东东两次排队位置不同,这是为什么?

二、给物品编号

1.幼儿操作

请每个幼儿自由选5件大小不同的物品。

根据老师的要求,给自己所选物品按大小进行正逆排队编号。

每次排队后,按编号给每个物品对应一张数字卡片。

……此处隐藏4915个字……/p>

幼儿自由讲述。

蔬菜的分法有很多,除了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12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小树活动。

2、用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图形拼画一幅。

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观察图形拼画。

——出示图形拼画,请幼儿观察这幅画里有什么。

——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选图拼画。

——桌上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

——请幼儿选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拼小树。

——教师巡视,帮助、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

——分享交流。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拼的画中用了哪些图形。其他幼儿仔细地观察后加以补充。

记录表达。

——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然后选择相应的标记用短线或圆点在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

——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种图形用得最多。

【活动延伸】

可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运用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的内容《拼小树,拼小花》,进行复习巩固。

【活动建议】

本活动也可分成几个系列活动: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拼图活动,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幼儿的想像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②在拼图的基础上,请幼儿说说自己选用的几何图形的名称,辨明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③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活动,即在画有各种图形标记的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④记录图形的种类和数量。

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单,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事先画好图形标记,或由幼儿自行绘画。

可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拼画图例,让他们按图示选择几何图形片进行拼图。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13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物体数量,辨认数字7。

2、学会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影响,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量。

3、能细致地观察与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数字卡片6和7,苹果、梨、蝴蝶、小鸟、小鱼等图片,分组操作材料等。

环境创设:布置秋天公园情景。

活动过程:

1、创设秋天公园的情景,以“秋游”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2、认识数字7。

(1)请两名幼儿摘下6个苹果、7个梨,引导幼儿分别目测点数6、7的数量。

(2)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辨认数字“7”,讨论“7”像什么。

(3)请幼儿在情景里找出数量为7的“小鱼”、“蝴蝶”、“小鸟”。

(4)引导幼儿听老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感知7的数量。

(5)讨论:7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7可以表示生活中任何数量为7的东西。)

3、分组操作。

(1)串项链:引导幼儿根据绳子上的数字串相应数量的珠子。

(2)小火车:引导幼儿根据小火车的车厢数量把小鸡、小娃娃一一对应请上小火车。

(3)包糖果:引导幼儿根据糖果袋上的数字,包相应数量的糖果。

(4)夹夹乐:引导幼儿根据笑脸和刺猬模板上的数字夹相应数量的夹子。

4、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有数字7的物品。如,电话、门牌号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学习,认识梯形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掌握提醒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特征找出梯形。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小熊图片一张,

2、每人一份红色的长方形纸和黄色的梯形纸,一根小棍,图形纸每人一张(印有各中物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参观小猫表演的口吻,引起幼儿的思考,理解平行的概念。

教师播放课件,两只小猫跑步比赛

提出思考问题:两只小猫跑到终点时,它们的碰到一起了吗?为什么?"

2.小结:因为小猫跑的路线是平平的,他们永远碰不到一起。

像这样的象第一座小桥这样的上下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一样长,就叫平行。

二、展开

1、幼儿操作感知

请幼儿观察,你桌子上有几张纸?是什麽形状的?将两张纸重叠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不同点:长方形的两条对边平行而且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另一个图形的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但是不一样长,另两条边是斜的。

2、请幼儿根据老师讲的再次操作感知。提醒幼儿用小棍量一量,比一比。得出老师的结果。

并再次告诉幼儿,如果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都一样长,我们说这两条边是平行的。

3、小结梯形的概念:有四条边、四个角,只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而且不一样长,

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梯形。

4、巩固认识梯形,出示以下图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说出图形的名称,为什么?

三、结束

幼儿涂色:请幼儿将图中的梯形涂上喜欢的颜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15

活动准备

PPT课件、日历、奶瓶、温度计

活动目标

在认识数字0——9的前提下,将他们排序。

在比较观察中,了解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数字变化后,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10个格子,幼儿数出。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二、1、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顺序,倒序,单数,双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分享老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基数13579

(2)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3)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 宝宝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日历

2、奶瓶

3、温度计

4、目录

四、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幼儿逐一观察每个有数字宝宝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哪些图形?是有哪些数字宝宝组成的?

五、活动延伸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动手画一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