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五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技术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术方案 篇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展的比较规范,特别是近几年评价方式的改变,更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作为总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许多学校没有具体的考试模式,也不组织考试,或随便考,给个分就行。这不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无法促进教师到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改革。进而形成了下面的问题:
(1)学校无法评估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只注重是否开足课时。
(2)信息技术教师上课随意性大,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差。
(3)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学习没目标、没动力,信息技术成了休息课、聊天课。并且,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现在正逐步摆脱零起点,如果我们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实现小学、初中的正常衔接。而“以考促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综合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所以,信息技术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等。考试也不仅仅是作为给学生总结性评定的手段,还是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是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育观念的过程。
二、考试内容与时间:
考试内容根据每学期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考试试题应包括三部分。
技能测试(30分):是为考查学生的键盘输入能力;
基础题(3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用一个半成品的作品出示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如能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创作,可有不超过10分的加分。
作品考试(4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开放性、长作业形式的试题,学生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完成作品。此部分考试,教师可提前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时间将作品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告诉学生。
说明:基础题和作品考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项完成。
考试时间安排在语、数考试前1-2个周,在网络机房内随堂测试。
三、考试前准备
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的上机考试为主,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开放的考试环境,以让学生有创新和张扬个性的空间。
1.出示考题和评价标准
出题时间至少在考前一星期,这样便于教师向全体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形式、要求、评分标准,让学生作好考前准备。对于学习过程中,已完成自创作品,并且质量较高的学生,宣布免考通知(学期初应和学生达成协议),学生将作品上交。这也有利于考试时,单人单机的实现。出题形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1)本校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自主命题。
(2)信息技术教师提前将试题(并附评价表)上传交流,可以自主选择。
2.师生准备
教师应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另外,考虑到有的学生课外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教师可给学生准备充足的素材,以便于学生选择性使用,保证考试任务的完成。
四、考场管理
1.考场组织
考试以上机实践的形式进行,要求单人单机,以面向全体学生。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在考试中,学生可以事先自己准备资料、可以查看参考书和笔记,也可以相互讨论,但必须独立完成,作品不能相同。
2.考试过程
技能测试:时间一般为5分钟,可以利用金山打字通等软件。
基础题: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室将试题和素材分发给学生,学生可边阅读试题边完成任务。
作品考试:学生已基本完成的作品,修改后上交。
五、评价标准与方法
基本题的任务要明确,让学生的操作有的放矢。评价时,只要关注任务完成的结果,至于学生的具体操作方法,不作具体要求。
作品考试:对学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仅作原则性的要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并完成的作品,不能以完美要求学生,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评价结果的应用:
1.用于学生的学期总评
期末考试成绩是学期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期总评=期末考试+作业完成+平时上课表现。
2.用于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教师将学生作品和考试成绩上交学校,学校可组织教研组和相关教师随机抽取学生的作品和成绩,以考查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另外,学校也可随着考试的进行,对每位老师的任课班级进行抽考。
组织合理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考试,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通过组织考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技术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
评价是教育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既要让学生学得基础知识,又需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过程同为重要。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二、评价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对象
小学三年级
四、评价内容
1、平时表现(上课纪律、上课发言、是否爱护计算机设备等)20%
2、金山打字通——英文文章输入——20%
评价原则:
(1)速度在90字/分,正确率在90%以上,分数为20分
(2)速度在80/分,正确率在80%以上,分数为17—19分
(3)速度在70字/分,正确率在70%以上,分数为14—16分
(4)速度在60字/分,正确率在60%以上,分数为10—13分
3、画图软件绘画——20%
评价原则:
(1)主题鲜明,内容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分数20分
(2)主题较明确,使用画图工具能够画出基本图形,色彩搭配较合理,分数15—19分
(3)主题较明确,但是图形绘制 ……此处隐藏3657个字……
6、平衡施肥
(1)施肥要求
根据我区土壤的营养状况,烟株长势长相,降雨量的多少,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铵态氮与硝态氮相结合的原则,合理供应和调节烟株必须的各种营养元素,满足烟株生长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烟株平衡生长,对于缺硼、镁、锌等微量元素的烟株,用浓度0.3—0.5%进行叶面喷施。
(2)施肥量:
每亩推荐施氮量13-16千克,具体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结合前作而定,氮:磷:钾为1:1—1.5:2。
(3)肥料品种与用量:
农家肥按每亩发酵腐熟猪粪300-400kg、发酵腐熟菜籽枯20-25kg,草木灰100-150kg,农家肥由烟农在年前自备,化学肥料由烟草公司提供,烟草专用复合肥(10:10:28)75公斤,硝铵20公斤或碳铵35-40公斤。
(4)施肥方法:
a、底肥:用烟草复合肥50公斤作基肥、所有发酵腐熟农家肥、发酵腐熟菜籽枯、草木灰混和均匀后在起垄前划行条施;然后立即起垄。
b、定根肥:移栽时定根水中每亩加硝铵5公斤或碳铵10公斤,每株烟灌足定根水2公斤。
c、提苗肥:移栽15-20天后每亩用硝铵15公斤或碳铵25-30公斤兑清粪水20xx公斤追施提苗肥。
d、追肥:结合中耕除草在移栽后25-30天,将余下的复合肥在两烟株之间挖窝穴施,对于缺硼、镁、锌等微量元素的烟田,分别按每亩硼0.55kg、镁3.5kg、锌1kg的量加入1200kg清粪水完全溶解后灌入施肥孔中,然后中耕培土,对于缺硼、镁、锌等微量元素的烟株,也可用浓度0.3—0.5%进行叶面喷施。
7. 移栽
a、移栽密度与规格:移栽密度1200-1300株/亩,移栽规格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120cm×50cm,中等肥力以下120cm×45cm。
b、移栽:做到窝大、底平、行直、株距均匀,大小苗分开栽,苗心离地面2.5-3.5cm。
c、带肥灌定根水:移栽时定根水中每亩加硝铵5公斤或碳铵10公斤,同时加入治土蚕的农药(敌百虫、安绿宝、敌杀死),每株灌足2公斤,不管土壤湿度大小,当天必须灌,一定不要过夜。
8、地膜复盖:地膜宽度不小于90cm,用细土压实;在烟苗上方划开地膜,掏出烟苗后,将苗四周的地膜开口处用土压紧封。移栽后3—5天查苗补缺,7天前达到全苗。
9、病虫害防治
移栽后如仍有土蚕,可用安绿宝或敌百虫或敌杀死灌窝,如有烟青虫或斜蚊夜蛾,可用敌百虫喷雾;如有蚜虫可用乐果或招芽威喷雾;如防治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可在移栽时和移栽后15天用甲霜灵锰锌灌窝防治;如出现花叶病可用青硝喷雾防治。
10、适时打顶,合理留叶
全田共打顶2次,即:第一朵中心花开放50%时,进行第一次打顶,第一次打顶后7-10天全部打完。单株留可采叶数23—24片。采用人工抹芽或化学抑芽,做到芽不过寸(<3cm)。
11、采收
下部叶:栽后55—60天第一次采脚叶2-3片,相隔5天左右采第二次,下余部分打顶后25-30天一次性砍收,砍收时间一般在晴天下午3-4点后进行。同时既注意防止太阳灼伤,又要使烟株萎蔫,有利于搬运和调制。
12、科学晾制
采用简易晾房晾制。杜绝房前屋后挂烟。每种一亩烟必须修30平方米能挂两层的晾房一个。
a.晾房的修建原则:一是最底层挂烟横杆离地平面高度不得低于2.5米,层间距2.0米;二是地点必须选在通风向阳,四周无遮档物(但也不能选在风口处);三是宽度最宽不得超出7米;四是挂烟的方向一定要与风向平行;五是棚身的窗户面积不能低于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且要分布均匀开关方便。六是四周用黑色膜遮挡,要求在绵雨时能有效隔绝湿气对烟叶影响和天晴时防止阳光直射烟叶。
b.合理编烟、装烟
装烟:按“上下同装,密度合理、上下一致”;挂烟叶时同一个晾房的烟叶必须从上到下一次性挂满,不允许第一次挂上半段或下半段,第二次再挂下余部份的错误作法,挂烟密度不管是用绳子还是用竹杆晾制,每绳或每杆的间距在变黄期不得低于22-25cm。
c.晾制温湿度:温度在整个晾制过程中控制在18-35℃范围内都可获得理想的晾制效果,相对湿度,凋萎变黄期控制在75-85%内,以通风排湿为主,保持晾房内空气新鲜,防止烟叶因湿度过大而腐烂,湿度小时,关闭门窗,缩小竿距或绳距,四周遮阴物加厚保湿,防阳光直接曝晒烟叶。定色期控制在65-70%范围内,干筋期控制在45%以下直到干燥为止.在定色期和干茎期主要是防止高湿条件下烟叶回潮过度,使烟叶发生霉变,在预计将发生阴雨时,对处在定色期和干茎期的叶片已干烟茎未干的烟叶,在烟叶还没有回潮之前,调小绳距,用薄膜密封隔离潮气,在天气转好后再打开正常调制. 当烟梗全干发硬水份适宜时及时下绳分级扎把。
13、堆积发酵
a、烟叶发酵水分掌握:烟叶含水量为15-18%(烟把能竖立,烟梗不发软)。
b、发酵地点:选择在干燥清洁、适当通风,能防潮、无烟熏和异味的房屋,最好是木地板屋和楼上堆积发酵。
c、发酵方法:先在离墙壁20-35cm的地面上铺设薄膜.再在薄膜上铺4-5cm厚的干稻草,然后将烟把的叶尖朝内,叶柄朝外,排成长方形或圆形,长度不限,高度1.4-1.7米,上面用草帘覆盖,适当加压即成。
d、散热翻堆:堆积发酵期间,要经常检查堆内温度和水分,并观察烟叶变化,温度不得超过35℃,如有发热现象,就应立即翻堆散热,排湿,如堆内温度正常,也要每隔5-6天翻堆一次,翻堆时不要在阴雨天进行,防止吸湿回潮。
14、分级扎把及交售
按不同品种、不同色组、不同级别,同一部位、同一级别的烟叶扎成一把,每把25—30片,经预检后,按所在烟站指定的地点交售。
五、工作计划进度
1、主要生产环节
1)播种:1月25日—2月6日;
2)出苗期:2月6日—3月1日;
3)间苗、定苗:3月15日—3月30日
4)剪叶、炼苗4月25日—5月10日;
5)整地、施底肥、起垄:4月10日—5月20日;
6)移栽期:田烟4月25日—5月30日;
7)大田管理:5月25日—7月30日;
8)晾房修建与维修;
7)烟叶打顶采收晾制、分级扎把:6月30日—8月30日;
9) 烟叶收购;
2、技术培训
1)1月中旬采取室内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现场培训为主,对技术员基础理论知识及漂浮育苗技术现场培训;
2)整地移栽现场培训;
3)6月中旬:中耕管理现场培训;
4)6月下旬:成熟采收和晾制技术培训;
5)7月上旬:分级扎把及预检制技术培训;
xx省公司烟草达州烟草科研所
**年十月二十日







文档为doc格式